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开云(china) | 新闻公告 | 院系风采 | 正文
战在“疫”起 共同守护防护“墙”——艺术系抗疫工作纪实
作者:刘潵潵     时间:2022-05-31     资料来源:艺术系      浏览次数:

5月3日,许昌受到疫情的肆虐,被按下了暂停键,学院发布通知,立即进入静态管理。

战在“疫”起, 奔赴“疫”线  

艺术系负责人阎瑾瑜和党总支书记董淑红第一时间到校,按照学院党委的总体部署和各部门防疫任务分工,艺术系承担了防疫任务最重的G栋1156名的女生宿舍楼的各项工作。在副院长商淑敏的亲自部署和指挥下,分析研判疫情形势,部署系部重点工作。与此同时,艺术系全体教师接到返校通知,除去休产假及哺乳期的女老师,几乎全员出征,成为逆行者。这当中不乏有的老师,孩子才一两岁,还有两个孩子的老师,是怎样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成为迎着风的逆行人?想必这个原因就是老师的责任与使命。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用热爱和坚守为艺术系筑起温情防“疫”红线。

 

明确工作责任,强化主体意识

副院长商淑敏下沉到抗疫一线,立即组织成教部、图书馆、科研处、人事处、实训处等部门老师支援艺术系一线抗疫工作,精心部署安排各项分组任务,对核酸检测、分餐发餐、值班、物资保障等每一项工作事必躬亲,督查到位。在转运至漯河的一批隔离学生时,随车护送学生,确保抗疫工作的顺利对接和有序进行。

党员冲锋一线,构筑红色堡垒

艺术系疫情防控小分队教师们分秒必争,在系主任阎瑾瑜的统筹安排下,将全体成员组成了核酸组、搬运餐组、分餐组、物资保障组、值班组及应急机动组等。针对所负责的G楼栋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每层楼、每间宿舍精确到管理人,以应对突发状况。

核酸组主要配合医护人员对学生进行一天两检,老师们起早贪黑,每次都要喊学生起床、扫码、开管、封管,再反复统计核对,确保不漏一人,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送餐组的任务是重体力活,老师们不说苦不说累,一日三餐,在五层楼之间反复搬运1000多名学生的餐食、水果、药包等,从无遗漏。十几个壮小伙每天累得汗流浃背,精疲力尽,脚都磨烂了多次,也从没有停下运送的脚步。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一趟一趟地把餐食送到各个楼层的每一个宿舍门口。

 

值班组四班倒,24小时执勤在楼栋当中。学生们可能在中午和晚上已进入梦乡,他们却依然在楼道上默默地守护着大家,确保学生随时的呼叫供给,应对突发状况。

彰显责任担当,凝聚必胜力量

张世浩老师从5月2号值完夜班,直接转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战斗中。他是艺术系第一个走进疫情战争的人。他不分昼夜,随同系领导开会,分配各项工作,眼睛经常是红的,眼窝是凹陷的,两张找来的垫子就是他的休息之处。有一次走进办公室,看到他跪在电脑前办公,整理表格,问其原因,他说“正在地上躺着休息,突然有任务,就来不及挪凳子,直接跪着了”。这句话及那个跪着的姿势,让人动容,发自内心的心疼这位全心全意投身工作中的年轻党员同志。在核酸检测时、送餐时、领取防疫物资时、甚至值班时无一不见张老师的身影,甚至在转移禹州、鄢陵、漯河这两批隔离学生时,张老师连续几晚未眠,反复核对每一个需要隔离的学生信息,确保了数据的精准。这种精神是可嘉可敬的,更是让人心疼的。

 

“两个孩子,你是怎么安置的啊?”路庆敏老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爱人也在其单位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中,但是在这危难的时刻她毅然决然地舍小家为大家,将孩子寄托在邻居家,投身到学院这场疫情防控战役当中。瘦弱的身躯却能扛得起大大的责任。她的身影出现在核酸检测、搬运物资和值班中,哪里需要哪里搬,哪一项工作都没有怨言。她用行动诠释着一名教师的担当和责任,用行动给孩子们树立着光辉的榜样。

 

刘潵潵老师也是一个三岁多孩子的母亲,同时她也是75个学生的辅导员,在接到通知返校后,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跟孩子告别。其所在的社区因疫情管控不放行,最后她说,“我是防疫一线的老师,学生在等着我。你让我走吧,疫情不结束我不会回来。”听了这样的话,社区才同意放行,让她回到了工作岗位。从三尺讲台到防疫大白,检测核酸到护送学生去禹州隔离,又和易颖老师共同带队陪同160名学生去漯河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同时做好学生在艰苦的隔离条件下心理安抚及疏导工作。

在艺术系所有紧张忙碌的人员当中,还有一位可爱可叹的老师,她便是有五个月身孕的张婉老师。特殊情况的她本不该参与到这场忙碌危险的战役当中,可她在接到通知之后,没有主动讲自己的个人情况,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学校,投入到了抗疫工作。直到忙碌十天后,身体感到不适,在系领导的再三嘱咐下才去医院检查并回家休息。这种实干精神多么的难能可贵,这种担当让人为之动容。

认真负责的田兴亮老师担任核酸检测组组长,带领核酸检测组成员路庆敏、苏恒、商炎亮、李禄源、王德真、丁允笛、刘晔、李炎洁、刘志坤等对G楼学生和从事G楼服务工作团队老师的每一次核酸检测数据进行反复的核对,确保了数据的精准。

在这一群忙碌的身影中,还有图书馆馆长张健君同志,他率领图书馆汪跃军、刘志坤、赵惠贞、张书军等全体成员投身到艺术系负责的G楼工作当中,主动承担起最艰巨、最辛苦、最累的一项工作即搬餐、送餐、分餐。张馆长老当益壮,不说苦不讲累,为G楼抗疫团队作出了表率。只为这场战疫尽快结束,尽到了一名老党员该有的义务和担当。

成教部的同志们、设备处的张韬老师和人事处的杨柳月老师也都是无怨无悔,投身到G楼的各项工作当中,令人敬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教部的王宏杰和李清红老师自身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但在这关键时刻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投身其中,主动承担起搬餐、运餐、分餐这个“硬活”。还有朱群峰、彭元斌两位帅哥老师,经常看到他们脱掉防护服后衣服湿透、汗流浃背的样子,着实让人感动。

忙碌的队伍当中,还有航空专业负责人赵志阳同志和传媒艺术教育专业负责人杨艳丽同志,他们率领自己的团队驻守在工作场地,经常简单吃几口饭,撸起袖子加油干。赵志阳同志更是主动承担起搬运任务,每次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但从未说过苦和累。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可爱、可敬、不辞辛劳的同志们,这场抗疫战争才能进展得如此顺利,是他们共同守护着“防控网”,“防疫线”,铸造了“防护墙”,保障了学生们的安全健康。他们是老师,是“新手”大白,更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没有脚踏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只有身着防护服的他们。疫情当前 责任在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安抚学生、克服困难、睡在办公室和教室。冷硬的“床板”也阻挡不住他们冲在第一线守护学生的心。无人打扫的地面和角落便是他们白日里休息的地方,但他们从未停止脚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当前我们的使命,便是保护孩子们”。本应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他们此时,便化身为“大白”去给学生送饭,做核酸。为了让同学们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为了让同学们吃饱吃好。他们争分夺秒,绝不松懈。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他们这些“新手大白”们的汗水和脚步,在这场大战疫情当中,所有同志无怨无悔,辛勤地付出着……

 

“我们是如此的坚定,因为身后是我们的学生。”最亲爱的老师也是最勇敢的白衣战士,向你们致敬!学生有需要,你们便挺身而出,拿出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温暖。育人为师,抗“疫”为士。平日里是教书育人的园丁,播撒知识的种子;疫情来袭时是义无反顾的战士,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战“疫”一线,有这样一支支的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教师们看见漯河方舱学子们传送回来的感谢信之后,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他们说“不论这些孩子们在哪里,只要他们好我们就放心,他们安全了,我们干劲十足”。是啊,疫情之下能破坏的,除了距离还有什么呢?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局外人,抗疫之路道阻且长,漫漫长夜总有微光。就像学生们给我们的信中说道“我们一起仰望太阳升起,一起等待学校的欢声笑语”!艺术系加油!许电院加油!